从1979年戏台下诞生的青春服装厂,到今天全新亮相的雅戈尔时尚股份有限公司,四十五载峥嵘岁月,见证了中国服装工业的兴盛,也记叙着中国第一男装品牌由宁波崛起的传奇。随着企业的壮大和市场的变化,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代民营企业家,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对于“文化如何在品牌建设、企业发展当中发挥关键作用”这一命题的思考越来越多、越来越深。笃行致远,他也正在通过一点一滴的实践,造就独特的雅戈尔企业文化观。“只有文化,才能让雅戈尔继续发展,一百年、两百年,甚至更久。”李如成说。
“四千精神和红帮文化造就雅戈尔”李如成说:每家企业的文化,都会有一个独特的脉络,顺着脉络会发现这种文化生长的源头。雅戈尔的文化源头归纳起来就是两点——“四千精神”和红帮文化。其实当年,作为返乡知青的我当上厂长后,就是想生存之策——怎么让企业发展下去,怎么让普通员工有收入。在从无到有的草创年代,我们就是要发扬“走遍千山万水、说尽千言万语、想尽千方百计、吃尽千辛万苦”的精神,去拼去闯。如果说雅戈尔的成功有什么特别的话,就是我们选择了品牌化运营这条路。
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初代工童装、女装,只要能活下去,什么挣钱就做什么。联营之后,掌握了先进技术,我们就主要做衬衫。但这些其实都是代工,用别人的品牌,做自己的产品,我觉得终究不是办法,于是在1987年,我们创建了第一个衬衫品牌——北仑港,因为上海有黄浦江,宁波有北仑港。
但是,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皮尔卡丹、金利来等合资品牌进入国内市场,北仑港这种地域色彩明显的品牌显然不足以支撑市场发展,该品牌也从国内二线梯队下滑到三线。所以我们寻求与澳门南光合资,创立了雅戈尔品牌,同时开始迈入西服领域。20世纪90年代中期,我们又请费翔作为代言人,混血帅哥费翔代言中外合资的雅戈尔,恰如其分。雅戈尔从此火遍大江南北,步入了辉煌时代。雅戈尔是以精湛红帮工艺为底蕴、以高质量产品为特点的精品化品牌,在进入21世纪后的很长一段时间,为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提供了极强的“背书”作用。到去年底,我们的上市公司正式更名为“雅戈尔时尚股份有限公司”,用时尚文化助推雅戈尔迭代升级,打造世界级的时尚集团。
“让人人变得更美好”
李如成说:具体到企业文化,其实是根据每个阶段企业发展的特点和遇到的问题,不断在调整的。20世纪90年代,雅戈尔因为快速发展,暴露出当时民营企业粗犷式发展的许多通病——员工收入差距较大、员工工作太忙无法兼顾家庭、快速发展后管理制度跟不上、扩张过快后备人才力量不足等矛盾凸显。于是,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了“和谐企业”的文化概念。
具体来说有四点:第一是“开拓和稳健并重”;第二是“传统和创新结合”;第三是“效率和公平兼顾”;第四是“人才和事业共长”到现阶段,雅戈尔已经成为营业收入近2000亿元、员工2万余名的大型集团公司。于是,我们近年来又提出新的文化理念——“让人人变得更美好”。这个文化理念又由四个维度组成:一是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;二是为企业增强发展后劲;三是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;第四是为员工谋取幸福。所以,“让人人变得更美好”,就是雅戈尔当下的企业文化和使命。
“企业文化需要制度建设来保障”
李如成说:这么多年来,我不停地在思考、在实践,现在我可以明确地说,雅戈尔要持续发展,再活一百年、两百年甚至更久,就必须依托文化的力量,这样才能使品牌传承,使企业常青。我们有许多合作伙伴,如欧洲的诺悠翩雅(Loro Piana)、阿鲁姆(ALUMO)都已经传承了三四代,甚至五六代了。在他们看来,品牌比生命更重要,这就值得我们学习。
所以,我现在把更多事情交给年轻人去主导,自己专心做好三件事:一是文化建设,二是制度建设,三是人才培育。
我总结的经验是,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制度,文化需要制度建设来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