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匠心独运 细绘古建“之魂”
16岁,葛道建与木结缘,拜师学艺。1991年,他开始研究、设计制造骨木镶嵌、古建艺术模型,参与了天一阁、杭州雷峰塔照壁等古迹修复工程。2022年,葛道建被评为“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”。这一路走来,于他而言,木是一种材料,也是一门技艺,但更是他探触历史脉络的独特「媒介」。
宁波保国寺是长江以南最古老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之一,也被称为宋代木构建筑的范本。“你知道保国寺的无梁殿,为什么可以历经1010年魅力不减吗?木构能在群山中如此潮湿、多雨的环境下保存至今,还不用一枚钉子,这就是榫卯的妙用。”
葛道建按1:10比例,用缅甸花梨木将保国寺大殿复刻成型。榫卯,这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,也成了他与古建对话的文化密码。
“真正开始复刻古建已经有15年了,最初家人还不能理解,感觉这个事情又耗时间,又耗体力,还耗财力,因为很多材料都是要自己去投入的,但我就是很喜欢这件事。”15年间,葛道建已经复刻了古建模型约30多个。
“很多人都看不到历史上这些建筑的魅力,如果它们就这样留在那个地方然后被人遗忘,实在太可惜了。”不要让时间的洪流冲走了历史艺术,透过工匠之手以建筑载道,葛道建把散落在历史岁月里的震撼,慢慢拾起来,铺现在大家面前。
02精心雕琢 筑就雅韵“之居”
择木而居,倚木而栖,是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依赖之情。“你看现在家具的风格这么多,有北欧风、英伦风,但是在我看来,中式风格所展现的那种雅致与宁静,无疑是最能令人心安的。”利用木材对空间再设计,柔化钢筋混凝土的坚硬与冷漠,九十年代葛道建创建“百代红木”,开始用木构建适合当代生活的人、物空间关系,给现代家居生活注入全新的中式文化内涵。
“我们主要就是针对明清家具、新中式家具的研发与生产,包括室内的原木装修、原木橱柜等。这是很有趣的过程,你能看到原本生硬的一个空间,随着一点点添置入红木家具,慢慢变得柔和起来,充满了古典与现代交织的韵味。”葛道建所描述的这种意蕴,在打造云裳谷的“百代·美学空间”时,也得到了完美地展现。
踏进这里,似乎每一件家具都在透过沉甸甸的中式结构,有力冲击着当下所谓的流行趋势,展现出中式独特的文化气息与审美韵味。
流行的主题会变,但我们对木的情绪和依恋只有被唤醒,不会被改变。
03初心不渝 传承非遗“之光”
普及就是传承,传承从看见开始。葛道建希望能有更多的目光看到中国传统木作工艺的魅力。
除了开展古建模型艺术展,百代红木还会不定期组织参加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,旨在让更多的人有机会看到、感受到木作的艺术韵味,让非遗文化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。
“去年有次活动,我们带去了展品,一个学生说,没想到路上千篇一律的树也能缔造出这么神奇与美妙的价值。还有现在孩子玩的鲁班锁,其实反映的就是一种木制榫卯结构。”让文物活起来、让文化潮起来、让厚重的历史活泼有趣起来,是百代红木传播非遗文化的矢志所求。
打造一个高品质的古建模型陈列馆是葛道建的一个心愿。
倘若有一天,人们无法再目睹那些曾经辉煌的古建大殿,无法再欣赏昔日堂门上的龙凤雕刻,那么还有这样一个人,在这里,以匠者之心复活建筑的历史记忆,续燃木作的文明薪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