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氏实业:坚守初心做精主业
发布时间:2024-11-04        类别:诉讼案例

无论从公司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,还是从400余名员工人数来衡量,金氏实业都算不上是家大企业,但金氏实业却始终坚持“不为做大,只为做精”这一初心,踏踏实实走出一条成功之路。

image.png

上世纪90年代初,金海平和妻子成立了这家公司。当时,市场上有不少做工精致的日本小家电,这让机修工出身的金海平一边赞不绝口一边又心生向往:同在一个行业,自己公司的产品何时能比肩这些日本小家电?

从做塑料相框、音乐盒到电气盒,金氏实业经历了多次转型升级。随着产品加工精度越来越高,2000年,金氏实业生产的电气盒成功销往欧洲市场。

“我把产品当成作品,经过不断打磨,希望被别人认可为工艺品,那么就能收获精神上的满足。”金海平一说到他的产品,两眼发光。

产品要精细,模具是关键。2008年,为了从欧洲同类电气盒产品中脱颖而出,金海平对产品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,但找不到符合要求的模具厂。找不到,那就自己建。周边朋友得知金海平要斥资1500万元建一个高精度模具制造车间,纷纷以“何必去冒险”劝他放弃。

当时正值房地产市场风生水起,周边不少企业纷纷涉足,且很快赚了大钱。妻子王燕君也劝他拿些钱去买地。

“一双手能抓牢两条活鱼吗?”金海平反劝妻子,搞实业不但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,更需要技术的不断精进,要耐下心、静下心,认认真真做主业,一旦分了心,就很难有所成就。

最终,金氏实业的高精度模具制造车间建了起来。几年来,该车间已具备开发各种超精密、长寿命模具的实力。以前,金氏实业的模具精度以达到欧洲标准为目标,如今已成为行业标杆,1/20头发丝的模具精度要比同类产品高出10倍。车间除了满足自身生产需求外,还能根据客户的要求,为客户配套生产高精密模具,模具制造也因此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

一直以来,金氏实业对于产品质量的追求堪称执着,年销售额的20%都用于研发和技改上。从模具制造管理系统到能耗管理系统,只要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升,企业从不吝啬。正是凭着这种对品质的不懈追求,金氏实业以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国外客户的尊重,其开关插座和电气盒系列产品备受国外客户青睐。

2014年,金氏实业开始把目光转向国内市场,创立了开关新品牌“EES”,希望这一中国品牌能够成为国人的骄傲。

“办企业不应只朝钱看,更应该朝前看。”金海平说,企业在发展中总会遇到各种诱惑,但只要不忘初心,坚持“工匠精神”,企业就能够长久地发展下去。